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事件随机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个体数量的多少有关。个体在总数中的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可能性越小。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反映个体数量的多少:
可能性大,对应的个体数量可能就多些;反之,可能就少一些。
注意:推出的个体数量可能多或少,不是一定多或一定少。
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确定的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的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2、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现象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即总是确定的,这类现象为确定现象。
例如:太阳从东方升起。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
例如:抛掷硬币。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各种编码。
比如:银行卡号,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等。
在学校里面我们经常会为学生进行编码。
比如:可以规定学号中前4位数字表示入学年份,接着用两位数字表示年级、班级号,再用两位数字表示学生在班级内的编号,最后用一位数字表示性别,用奇数表示男生,偶数表示女生。
目前身份证号码共18位。
1~6位是地址码,其中1~2位数字表示省份,3~4位数字表示地市,5~6位数字表示县区
7~14位数字表示出生的年月日,其中7~10位数字表示出生的年份,11~12位数字表示出生的月份,13~14位数字表示出生的日期
15~17位数字表示顺序码,其中第17位数字可以表示人的性别,第17位数字为偶数时代表女性,第17位数字为奇数时代表男性
第18位数字为校验码,有些人的校验码可为X。
2、编码是根据需要进行的:
以前身份证号码共15位数字,目前为18位数字,我们思考身份证号码数字的变化原因,猜测以后身份证号码的位数可能更多,也可能少。这是因为编码的规则是根据需要确定下来的。
1、经历实验和计算的过程:
为了重视水龙头滴水现象,推算出浪费水的量,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滴水的实验。可以准备纸杯、水、量杯、针刺物,秒表等实验工具,模拟水龙头滴水设计一个实验过程,模拟滴水的时间可设定为一分钟,用量杯测量一分钟滴水的量。然后计算一小时,一天,一年的滴水数量。
2、实验结果不是确定的:
由于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比如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操作的方法等等,实验结果不是确定的,我们可以多次实验,测量后求出多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也可以把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求出平均值,这些做法都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在用水方面可以积少成多,我们平时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1、正数:
比0大的数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通常省略不写。
2、负数:
比0小的数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添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负数前面的“-”必须写。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2、能够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
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
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3、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物理学中,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0℃表示温度的一个分界线,0℃以上代表零上温度,0℃以下代表零下温度。
表示零下温度的数字前必须加“-”否则和零上温度无法区分。
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积
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③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算。
例如:950÷5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可以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使计算简便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简便计算:
150÷25、800÷25、2000÷125
因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8倍。
在试商的时候,如果在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
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2、能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进行估算
3、补充知识点:
①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②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②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①先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去试商。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除到那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②验算可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为保证计算准确无误,平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验算可以通过笔算进行,也可以通过口算、估算来进行,但在要求验算的题目中,必须有笔算的竖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余数的除法):
先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去试商,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除到最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位数除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2、当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可以除尽,而个位上的数不够整十数除时,那么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3、会用乘法进行验算。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数对的表示方法:
先表示列,后表示行,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2、数对的写法:
先确定列,从左往右数,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确定行,从前往后数或者从下往上数,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
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列第二行,用数对表示为:(3,2)
3、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
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第五列第六行的座位。
4、补充总结:
用数对表示位置,应先写列后写行,不能条换位置;两个数之间一定用逗号,写完行的数后,不要再加任何符号。
1、认识方向:
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①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
②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3、拓展提高:
描述物体的方向,有时候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
例如:北偏东30度也可以说成东偏北60度
4、补充知识点:
认识并初步了解比例尺,如1:5000就表示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5000厘米。
1、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2、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
(a+b)×c=a×c+b×c或(a-b)×c=a×c-b×c
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
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1、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2、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a×b)×c=a×(b×c)
3、使用时机:
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1、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2、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a+(b+c)
3、减法的运算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如:325-78-22=325-(78+22)
4、减法的运算性质用字母表示:
a-b-c=a-(b+c)
5、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区别是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1、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2、任意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3、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4、注意:在减法和除法中不存在交换律。
1、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1、估算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
二是计算方便(将两个乘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可以将报纸折一折或圈出一块,在知道这一块的字数的基础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数。
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依据算式,可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算的结果。
2、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的角用三角板画比较方便。
3、补充知识点:
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1、认识度: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①“两合一看”
“两合”是指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②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
角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
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
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1、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①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②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③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画垂线:
①掌握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②掌握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3、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点A到直线的距离。
4、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并且相等。
1、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2、画直线:
①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②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③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