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
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
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沮丧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怜惜
解析:选D。矜:自夸。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小知不及大知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解析:选C。A项,“知”通“智”;B项,“销”通“消”;D项,“辩”通“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木欣欣以向荣谨拜表以闻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门虽设而常关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彼且奚适也
解析:选C。都是连词,表转折,可是。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用来;B项,代词,它/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连词,表转折,反而/副词,将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B.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C.众人匹之,不亦悲乎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解析:选B。古今义相同,都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A项,亲戚:古义为亲人,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C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D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园日涉以成趣②眄庭柯以怡颜
③襟三江而带五湖④徐孺下陈蕃之榻
⑤而后乃今将图南⑥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⑧臣具以表闻
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B.①⑦/②/③/④⑥⑧/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③/②⑥⑦/④/⑤/⑧
解析:选B。①⑦名词作状语;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名词的意动用法;④⑥⑧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名词作动词。
6.根据语境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名句。(7分)
(1)庄周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___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2)《滕王阁序》中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处境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二、阅读鉴赏(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9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菌不知晦朔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发:毛,文中指草木
C.绝云气,负青天绝:阻挡
D.此亦飞之至也至:高限度
解析:选C。绝:直上穿过。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有鱼焉,其广数千里且焉置土石
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以八千岁为春
解析:选B。均为介词,在。A项,介词,于;表疑问的语气词;C项,句末语气词;疑问代词,哪里;D项,介词,因;介词,把。
9.下列对选文第一段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
B.生命极其短促的朝菌、蟪蛄,它们一个活不到一天,一个活不到一年,与冥灵、大椿相比,何足为道。
C.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就如朝菌、蟪蛄同冥灵、大椿相比吗?他的寿命是很短的,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吗?
D.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论点。
解析:选D。目的是论证“小大之辩”。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分)
译文: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分)
译文:
答案:(1)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符合一位君主的心意,能力能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
(2)至于顺应宇宙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冲默①有远量②,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③,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④,则令闻孔昭⑤;振缨公朝⑥,则德音⑦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
(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
【注】①冲默:淡泊恬静。②远量:大量。③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④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⑤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⑥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⑦德音:道德声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是名冠州里冠:位居第一
B.时亮崇修学校崇:重视
C.君在朝然:安顺
D.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示:告诉
解析:选D。示:摆出来给人看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B.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C.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D.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解析:选A。先通读全文,大致理解其意思,然后将比较明显的地方断开。也可从虚词和时间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人敬重。
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解析:选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理解错误,应是孟嘉与郭立的名声相当,而郭逊的名声在孟嘉之上。从原文中“时在君右”一句可知。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5分)
译文:
(2)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5分)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在堂”应译为“健在”,“怡怡”指“和悦欢快”的意思;第(2)句中“了不容思”意思是“完全不加考虑”。
答案:(1)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回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
(2)(孟嘉)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
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孟嘉)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淡泊恬静,有气量,二十岁时,同辈人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
太尉庾亮是颍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尾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的人啊。”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回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此来观察孟嘉的举止。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来还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咨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命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座处。孟嘉返回座处,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任命。晋穆帝司马聃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顾影痛饮,到傍晚才回来。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道德声誉很高。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9分)
《唐柳先生①文集》后序
穆修
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专雄歌诗,道未极其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如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述如“经”,能崒②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二先生之文则谁与?
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余篇。韩则虽目其全,至所缺坠,亡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志欲补得其正而传之,多从好事者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所长,辄加注窜。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③外,文始几定。而惟柳之道,疑其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其文而不大耀也?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夔州④前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真配韩之巨文与!
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⑤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详而后止。
呜呼!天厚予者多矣。始而餍我以《韩》,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求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余所敢知也。
(选自《宋文选》)
【注】①唐柳先生:指唐代柳宗元。②崒:zú,险峻。③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④夔州:指刘禹锡。刘曾为夔州刺史,故称。⑤劘:mó,磨。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病《柳》不全见于世病:遗憾
B.独赍《韩》以自随赍:购买
C.疑其未克光明于时克:能够
D.求践立言之域践:踏入
解析:选B。赍:携带。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B.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C.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D.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解析:选B。要根据语境,仔细揣摩语句的含意。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初唐文章,还留有周、隋等前代浮靡的文学风气;李白、杜甫出现,虽才惊世人,但后来专一于诗歌;直到韩愈、柳宗元,才使唐代文章比肩于汉代文章。
B.作者喜欢韩愈的作品,发现现有的韩愈文集虽然作品齐全,可是字句缺失的现象特别严重,于是有志补齐,经过二十多年辛苦,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
C.作者认为世上学业有成的读书人,只有认真学习韩、柳的文章,才能成为能够知晓古代历史的人,才能做到“立言”。
D.本文阐明了柳文在当时的重大成就,记叙了求得柳集的经过、翻刻校勘的严格,阐述了刊行它的重要意义,可见作者一生提倡古文的苦心。
解析:选C。学者,是指求学的人,而不是“学业有成的读书人”。“才能成为能够知晓古代历史的人”不符原意。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4分)
译文:
(2)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6分)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有“求索”“已”,第(2)句中的关键词有“饫”“厚”“诬”。
答案:(1)寻求柳集而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
(2)接着用《柳》文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
唐代的文章,一开始并未去除掉周、隋等五代的文风;中间值得称道的李白、杜甫,他们的才华开始因文章见长,但专以擅长歌诗著称,表现于文章的道尚未全部完备。到韩愈、柳宗元兴起,这以后才大写可与古人媲美的文章,他们的语言(形式)和仁义(内容)相一致,如同花与果的关系,毫不驳杂。如韩愈的《元和圣德》《平淮西》,柳宗元的《雅章》之类的文章,都是语言严谨、文义严密,表达如经典一样,能够使唐王朝的功德高立于盛汉之前而无所愧让,除了韩、柳两位先生的文章推许谁呢?
我少时就爱看韩、柳两家的文章,常为柳文不能完全地出现于世间而感到遗憾,那出现于世间的,残破零落才有一百多篇。韩文虽然看得到全部,但字句脱落,在各家文集中数它突出。我有志于还它本来面目,然后把它传播开去,于是多次从热心人处寻访善本,前后积累了几十本;找到好的,就加以注释和修改。遇到出远门,或者别的书没有工夫带,就只随身带着《韩》文。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珍藏的韩集,就向他借来校正自己的韩集。在这方面花费力气,已超过二十四年,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我怀疑它未能在当时光芒显耀,不然为什么真文隐藏而不能显耀于世?寻求柳集而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没想到晚年,竟见到了柳宗元的书,串联起来有八九厚册。刘禹锡在书的前面有序,按卷目共分四十五编,真真地能和韩愈的巨著相配啊!
书上的文字很朴拙,不像现在的,大概是曾为人所珍藏的书。从考证角度看,有的整卷没有遇到错误和脱漏,倘若有一两个废字,也是由于陈旧而磨掉了,对阅读也没有什么妨碍,还能帮助研究考证来求真相。于是核对旧本,记为别本,和陇西李之才参研校读了几个月,详实后才停下来。
哎呀,老天爷太厚待我了!一开始拿《韩》文满足我,接着用《柳》文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世上求学的人,如果不立志于学古文就算了;如果有志于学古文,希望进入文坛,倘若不经由学习韩、柳的途径,即使说能够达到目的,但也不是我所敢苟同的。
三、语言运用(11分)
19.(2016•广州万赢登录首页怎么设置期中考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近来,网络上流传着一种名为“人品计算器”的测试软件,虽然版本众多,但其操作方法如出一辙:输入姓名,然后点击“计算”栏,就会获得人品分值和相应的人品评价。如果输入“雷锋”,得到的结果却是“雷锋,人品得分:2。评价:算了,跟你没什么好谈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低俗无聊的“恶搞”,对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①软件的制作者尽管特地标明“仅供娱乐之用”
②却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通过网络在接触它
③“人品计算器”本身就是“恶搞”
④但忽略了未成年人并不具备成年人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⑤误以为是科学的计算成果
A.①④③②⑤B.①②⑤③④
C.③④①②⑤D.③②⑤④①
解析:选A。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先通读语段和要求排序的句子,整体把握大意。①中有“尽管”一词,②中的“却”和④中的“但”都可与之照应,从语意上来看,④和①连接紧密,因此①④应连排。利用排除法,考生不难得出答案。
20.(2016•辽宁沈阳万赢登录首页怎么设置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怎样拓展语文课堂学习的外延呢?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把握该作者的写作风格,①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也可以②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其他作者写作的相同题材的作品,从而实现对语文课堂学习外延的拓展。在阅读时通过比较,找出异同,以便能对文章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鉴赏。对于节选的课文,老师应提供原著的内容梗概,③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适当指导,并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相关作品。如果能这样学习课文,那么长期积累后学生所学到的将不仅是薄薄的几页课文,语文课堂的辐射范围会更广。
解析:解答补充嵌入型连贯题,考生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及标志性词语来思考。对于①处,根据“可以……,也可以……”这个句式可以确定,语段是从“阅读作者的作品”“阅读其他作者的作品”两个角度来阐述“拓展语文课堂学习的外延”的,据此,可以推断①处应该是“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之类的句子。结合下文的“其他作者写作的相同题材”,可推知②处应该与把握课文内容、题材等相关。③处的上句是表示措施的句子“对于节选的课文,老师应提供原著的内容梗概”,那么③处应该是“让学生对原著有一个总体印象”之类的表示目的的句子。
答案:①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②把握该作品的主题
③让学生形成整体印象
21.阅读下列材料,请以“低头族,你错过了太多太多”为开头,以“抬起头吧!”为结尾写一段话,对“低头族”提出劝告。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10字(含标点符号)。(4分)
情景: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
低头族,你错过了太多太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抬起头吧!
解析:本题要求对“低头族”提出劝告,劝告语要具有警醒意义,起到劝说的效果,用语要委婉、得体,符合人物身份。
答案:(示例)你错过了那晴日阳光斜射在车窗映出的缤纷色彩,你错过了那游子归乡路上深切企盼的眼神。当你专注于手机屏幕,便阻断了同外界的交流。多看看窗外的美景,多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吧!这是一个能让你温暖,让你感动的世界!
四、写作表达(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采访的记者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倍增,书店里莫言的著作被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也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这些情景,莫言淡定地说:“我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论是对国家、民族来说,还是对作家个人来说,都是大事,记者采访,著作被抢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莫言本人却说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这是一种淡定的心态,只有务实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心态。如此,我们可以谈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谈要有务实的心态。
在取得成绩的时候,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容易骄傲自满,就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接下来跌跟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在全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才告诫全党,一定要保持戒骄戒躁的作风。
要有务实的心态。所谓务实,就是脚踏实地,不浮躁。莫言能够写出那么多影响甚大的作品,就在于他能够埋头苦干。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和某些影视明星那样,看着自己电视上没影,报纸上没名,就急了,甚至为了名利而制造绯闻也在所不惜,那么莫言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了。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观点来写,如果写成议论文,好用正反对比论证,或者联系生活实际谈不良风气;如果写成记叙文,应该在构思方面下功夫,并注意点题。
[佳作绽放]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郑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的超然;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莫言“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的淡然。
提笔,杨绛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杨绛,百岁老人,淡泊处世。她的稿费,她都交给清华大学保管。她面对名利,深自敛抑,不为所动。她用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品格处世,得到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杨绛说:“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是的,杨绛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让她平稳地行走在文学的坦途上;让她平淡度日,修身养性;让她“保其天真”,成就辉煌的人生。
落笔,杨丽萍的形象跃然纸上。
杨丽萍,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精灵”,在春晚的舞台上以曼妙的舞姿震惊全场。可有谁能想到,是什么让她多年来拒绝商演?是什么让她坚决不进入政治领域?是什么让她无偿地为少数民族人民编舞?
陶潜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让杨丽萍宁愿与大自然为伴;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让她与世无争;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让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搁笔,和珅的面容映在扉页间。
和珅,一个清朝官员,虽已富可敌国,却贪婪成性,停不住敛财的脚步,终锒铛入狱,为财而死。
泰戈尔说:“鸟翼系上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和珅因为没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所以他失去了理性;因为没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他死在自己的手中;因为没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他被贪欲的巨蟒吞噬而不得善终。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张良在刘邦奖赏开国功臣时对金钱和地位的拒绝;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美护士”何遥面对赞誉时的谦让;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居里夫人把奖章给女儿当玩具玩时的无所谓。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像莫言那样,面对如过江之鲫的记者,淡定地说:“我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厦(shà)两栖(xī)
混沌(hùn)轮廓(kuò)
B.流域(yù)梵文(Fàn)
蜂窠(cháo)细胞(bāo)
C.墁地(màn)暴涨(zhǎng)
轴线(zhú)分娩(miǎn)
D.鲱鱼(fēi)膨胀(zhàng)
接榫(sǔn)蒙昧(mèi)
解析:选D。A项,两栖(qī);B项,蜂窠(kē);C项,轴线(zh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瓦当激奋琉璃富丽堂黄
B.振动木屑点缀苦口婆心
C.糟糕慧星穹宇慈祥谦和
D.霎时崩溃贯例耗尽燃料
解析:选B。A.富丽堂皇;C.彗星;D.惯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执法人员对假冒少数民族群众的小贩进行处罚时,该小贩装作听不懂。执法人员拟对物品暂扣时,他又原形毕露,________,强词夺理,企图不接受处罚。
②英国统治阶层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对数字毫不敏感,只会靠________治理国家。
③2015赛季亚冠分组揭晓,广州恒大队在小组赛阶段将再遇上赛季在八强战中淘汰自己的卫冕冠军澳超球队西悉尼流浪者队。得知抽签结果后,恒大集团副总裁刘永灼自信满满________。
A.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振振有词
B.振振有词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C.振振有词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D.夸夸其谈侃侃而谈振振有词
解析:选B。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含贬义。侃侃而谈: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含褒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江水进入水厂后,将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成为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终被输送至全市管网,进入北京市千家万户。
B.因突发山体塌方导致交通中断的川藏公路然乌沟路段,经过武警官兵连续20余小时奋战,被损坏的防雪走廊顶盖已成功破拆。
C.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对社会进步与变革起推动和维系作用的有特定内核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D.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用一本《午后四时的啤酒》为我们娓娓叙说了自己恋爱、结婚、生子、照顾小孩,全书没有渲染,没有夸耀,静静地,如小溪般流淌。
解析:选A。B.中途易辙;C.语序不当,“进步”与“变革”、“推动”与“维系”互换;D.成分残缺,在“小孩”的后面加上宾语的中心词“的生活”。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
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一句,既承接第一空中听到的声音,又是第二空的结果,只有②是说明“听到的声音”;第二空可以填③④两句,但第③句与“而是引力波”矛盾,只能填④。后两空主要是确定第③句的位置,如果填在前面,就与前一句矛盾,而第四空前“正常情况下”可以与“当黑洞靠近时”区别开来,所以③填在后一空中。
二、阅读鉴赏(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6分)
①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②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③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6.这三段文字试图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请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6分)
答:
答案: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
7.从结构来看,这三段是什么关系?(6分)
答:
答案:第①段总说,提出作者的观点。第②③两段举例说明。第①段和第②③两段之间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8.综合第②③两段文字,分析作者通过蚂蚁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6分)
答:
答案:蚂蚁的确太像人了,但又令人不可思议:作为个体的蚂蚁,简单又简单;当蚂蚁聚集到相当的数量时,它们突然就会很有智慧,而且具有超乎想象的心智。这就是集体的、共同的力量。
9.有人说,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为什么?(8分)
答:
答案:不赞同。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的都像玻璃的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改)
10.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才可能以假乱真。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振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解析:选A。选项A对应的原文中有“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而选项“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把原文中的“几乎”换为“可以”,犯了混淆逻辑范围的错误。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解析:选B。选项B对应的原文为“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而选项正好是因果倒置。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解析:选D。选项A对应的原文为“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而选项是“毫无差别”,犯了混淆逻辑范围的错误;选项B对应的原文是“我们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而选项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把原文“垂直方向”改为“水平方向”,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选项C中的“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说法于文无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5分)
动物的道德与武器
[奥地利]康拉德•洛伦茨
德语中有句古老的谚语:一只乌鸦不会啄另一只乌鸦的眼睛。这句谚语还真没错。一只驯化的乌鸦或渡鸦也不会啄你的眼睛,正如它不会啄同类的眼睛。我养的渡鸦罗亚经常站在我的胳膊上,我就有意把自己的脸贴到渡鸦面前,紧挨着渡鸦恶狠狠的弯喙。这时,渡鸦的举动很感人。它紧张兮兮地把喙从我眼前移开,就像父亲在刮胡子,小女儿把手指伸了过来,想试试剃须刀的锋刃,父亲会赶快把剃须刀拿开。
为什么狗不可以咬同类的脖子?为什么渡鸦不能啄朋友的眼睛?为什么所有具备武器的动物都要有禁忌呢?答案很简单。如果渡鸦毫无顾忌地去啄伙伴、妻子或者孩子的眼睛,那么到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渡鸦了。如果狗或狼不管不顾地去咬同伙的脖子,并真的把同伙咬死,这个物种肯定就会在短期内灭绝。
斑尾林鸽并不需要这种禁忌,因为它无法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这种鸟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哪怕是遇到了装备强大武器的敌人,它也能逃脱。还有很多“无害”的食草动物,一旦关到了狭小的空间,就变得肆无忌惮。令人厌恶、无情、血腥的杀手是据说生性温柔、仅次于鸽子的一种动物——狍。据我所知,狍是凶险的动物,而且还长着角这种凶器。狍“消费得起”这种无约束的能力,因为即便虚弱的雌狍,也能逃脱强壮公狍的攻击。而在狭小的地方,公狍迟早要把自己的同类,包括雌狍和孩子们,逼到角落里顶死。
现在我们再讨论讨论另外一个问题。社会性的鸟兽摆出屈从的姿势,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为什么进攻者见状就会自我约束起来?社会性动物在表达顺从态度时,都使用同样的原则:乞怜者总是把身体脆弱的部位呈现给敌人,更准确地说,是暴露致命性部分。雄性火鸡经常进行疯狂的摔跤比赛,如果有一只服输了,它就蹲在地上,伸长脖子贴在地面。而胜者的行为和狼很像,它显然想去啄、踢落败的敌人,但却不能这么做。它一圈又一圈地绕着落败的敌手,气势汹汹的,还试探性地去啄对方,但并不会真正碰到对方。
屈从者和强者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弱者突然失去反抗的意志,放弃了抵抗杀手的一切手段,似乎正是弱者放弃抵抗手段,使得进攻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无法超越的阻碍。
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动物形成了能致同类于死地的武器,那么这种动物为了生存,就必须形成一种相应的社会禁忌,避免这种武器危及种族的生存。天生的冲动和禁忌构成了一个系统,再加上自然提供给社会性物种的武器,形成了一个精心设计、自我管理的复合体。
只有一种生物,拥有身体以外的,出自自身设计的武器,因此他的本能也就不了解武器的运行机制,在应用武器时也就没有充分的禁忌,这种动物就是人类。我们并未从自然界得到武器,我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制造武器。未来哪件事情更紧迫呢?是研发武器,还是培养与之同步的责任感?我们应该像鸽子那样,还是向狼学习?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引用德语中古老的谚语意在说明,如果一个物种会伤及亲族或同伴,这个物种肯定会在短期内灭绝。
B.斑尾林鸽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哪怕是遇到了装备强大武器的敌人,也能逃脱;它不同于公狍,一般不会把雌狍和孩子们逼到角落里顶死。
C.雄性火鸡经常进行疯狂的摔跤比赛,如果有一只服输了,它就蹲在地上,伸长脖子贴在地面,这正说明社会性动物在表达顺从态度时,往往把身体脆弱的部位呈现给敌人。
D.弱者突然失去反抗的意志,放弃了抵抗杀手的一切手段,似乎正是弱者放弃抵抗手段,使得进攻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无法超越的阻碍,这就是动物的道德。
E.公狍这种凶险的动物拥有身体以外的,出自自身设计的武器,因此它的本能也就不了解武器的运行机制,在应用武器时也就没有充分的禁忌。
解析:选AC。B项,文章第三段后一句“而在狭小的地方,公狍迟早要把自己的同类,包括雌狍和孩子们,逼到角落里顶死”;D项,“这就是动物的道德”说法不当,从文中看,“动物的道德”还有其他内涵;E项,“公狍这种凶险的动物”与原文不符,文中说“这种动物就是人类”。
14.文中哪些例子可以说明第六段提及的“相应的社会禁忌”?(6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文中举到的乌鸦、渡鸦、狗、狼和火鸡等例子,都有其相应的社会禁忌。
答案:①一只乌鸦不会啄另一只乌鸦的眼睛。②驯化的乌鸦或渡鸦不会啄驯养者的眼睛。③渡鸦把喙从“我”眼前移开。④狗不咬同类的脖子。⑤狼不咬同类的脖子。⑥(雄性)火鸡打斗,胜者不啄落败服输的对手。
15.关于第七段中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本文作出了怎样的回答?请作简要概括。(6分)
答:
解析:这个问题要结合本文的主旨回答,从文中不难看出,我们应该像那些有“相应的社会禁忌”的动物那样,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
答案:本文认为,我们不能像斑尾林鸽那样毫无禁忌,而应该向狼学习,有所禁忌。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做毁灭同类的事;如果敌人屈服投降了,胜者应该停止攻击、伤害。
16.第三段的内容与全文中心意思有什么关联?请作简析。(8分)
答:
解析:分析段落与全文的关系,一般要从内容、结构和主旨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第三段是从反面举例;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是与第二段文字的对比;从主旨上看,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动物之间存在禁忌的重要性。
答案:①从相反的角度举例,说明如果动物进化出了致命武器,就必须形成相应的禁忌,以保护种族的生存。②斑尾林鸽没有这种禁忌,是因为它没有进化出而且也不会进化出致命武器,这说明动物保护种族生存的社会禁忌是与其致命武器相伴而生的。③很多“无害”的食草动物,例如狍,在狭小的空间,因为没有禁忌而表现为血腥的杀手。这说明如果动物进化出了致命的武器而没有形成相应的社会禁忌,必然危害种族的生存。
三、语言运用(15分)
17.以“微电影”开头,将下面的文字材料重组为一个单句,含标点不超过80字。(6分)
①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对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视频短片的称谓。
②微规模投资(每部几千元到上万元)、微周期制作(1到7天或数周)和微时(30秒到300秒)放映是微电影的几个基本特点。
③微电影虽然篇幅短小,但具备电影的基本要素,即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④微电影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
微电影
解析:此题与长短句的变换相似,只是规定了陈述对象。可以先找出可作主干的句子,然后把其他句子转变成修饰限制成分。
答案:(微电影)是一种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具有完整故事情节,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视频短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返回着陆过程,不超过60字。(4分)
本报北京11月1日电(吴月辉、蔡金曼、宗兆盾)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1日宣布,北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凌晨5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探站向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注入导航参数。5时53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与返回器在距地面高约5000千米处正常分离。
6时13分,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起,跳出大气层,到达跳出高点后开始逐渐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千米高度时,返回器降落伞顺利开伞,在预定区域顺利着陆。科研人员将对回收后的返回器及此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为优化完善“嫦娥”五号任务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专家称,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答:
答案:向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注入导航参数,服务舱与返回器正常分离,返回器经过两次气动减速,降落伞顺利开伞,在预定区域着陆。
19.在某市的汽车站门口,你遇到了一位外地人,向你打听去青春中学的路,你该怎么介绍呢?请根据下面的地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50字左右。(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回答他人问题,要尊重他人,做到用语得体,故称谓要用尊称。介绍行走路线,尤其要注意行走方向,表达清楚,说明行走的方向准确无误。语言表达要做到简洁明了。
答案:您顺着万国路向北走,到鹿鸣路口向东(右)走,在聚贤路和鹿鸣路的交汇处就是青春中学了,路上小心。(或:您顺着万国路向北走,到育人路口向东(右)走,到聚贤路口向北(左)走到聚贤路和鹿鸣路的交汇处就是青春中学了,路上小心。)
四、写作表达(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艺人林建明如今已有名有利有地位,但她仍记得,少时曾因拮据问人借钱,可是一个不借,两个不借……被拒绝,才明白求人不如求己,要靠自己去奋斗。
有些人在爱中成长,有些人在恨中成长。但大部分人是在大大小小的被拒绝中成长。沮丧之际,没有援手;寂寞之时,冷暖自知。费尽一生心力,换取的不过是一声叹息或一个微笑,然而,我们仍极力争取笑到后。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每个人都有被拒绝的经历,可是在被拒绝之后,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或抱怨记恨,或自力更生。对于前者,被拒绝成了一道跨不过去的坎;对于后者,被拒绝可能会成为一座向上登攀的梯。再结合材料中的“靠自己去奋斗”“成长”“争取笑到后”,我们可以明白,题目的主旨侧重于后者。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动词,一个是“拒绝”,另一个是“成长”。具体写作时,我们就要抓住这两个动词来思考:谁在被拒绝中成长?为什么会被拒绝?如何正确认识被拒绝?被拒绝之后,他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在被拒绝之后怎样才能迅速成长?……将这些问题都思考过了,文章的内容也就基本确定了。
具体写作时,为了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我们可以写自己或身边人的真实经历,也可以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其实,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虚拟人物,甚至是某种动物,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只要构思得好,能表现出其“在被拒绝中成长”的内容或意义,文章就能别具一格。
[佳作绽放]
我是一只狼
我是一只狼,一只永远被狼群拒绝,离群索居的纽芬兰狼。
我是一只孤傲的狼,即使一直被同伴拒绝,我也毫不在乎。我平生瞧不起人类,他们总是以主宰者的态度对待我们,殊不知,自以为伟大的纽芬兰王族早已灭绝。
可是,当有一天我捕到一只麋鹿并与一群豺狼相遇时,我才发现我错了。那天,我本想与它们分享食物的,因为我实在太孤独了。于是,我用一声长啸告诉它们:“卑微的奴隶们,过来分享我赐予你们的食物吧!”它们果然过来了。可是,它们非但没有感激我,反而凶狠地盯着我,嘴里发出愤怒的吼声。本能告诉我,一场恶仗要开始了。
一场激战后,遍体鳞伤的我落荒而逃。我本想加入它们的行列,本想屈尊做它们的头领,带领它们称霸森林的。无奈,它们拒绝了我。
又被拒绝了,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那一夜,我扯着嘶哑的喉咙,望着苍白的月亮引颈长嚎。这群可恶的豺狼把我残存的后一丝尊严给彻底抹杀了。我想到了死,可是,作为一头血气方刚的狼,我没有死的权利。即使被狼群拒绝,被时代拒绝,我也不能选择逃避。生为狼,就应该有狼固有的本性:勇敢,坚毅,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可追寻同伴,找到属于自己的狼群,也是一种责任。
我是一个孤独的狩猎者,即使永远被狼群拒绝,我也会不断地寻找属于我的狼群。直到有一天,我的领地里出现了一只美洲豹。为了捍卫我的领地,我准备与它展开殊死搏斗,虽然我很可能会失败。
我长啸一声,为自己壮胆,可当我回头准备与这片森林诀别时,我发现一群郊狼正站在我的身后,它们体型瘦小,目光却极其凶狠,几十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只美洲豹。
一声长啸,我,以及所有的郊狼一哄而上,没有一丝畏惧。这场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后美洲豹落荒而逃。那一刻,十几只郊狼倒在了我的身旁。
我也要倒下来了,可是,干渴的喉咙里像燃烧着一团火,迫使我寻找水源。凭着后一丝力气,我走到湖边喝水。低下头的那一刻,我惊呆了,原来我是一只郊狼,一只永远被生活拒绝、却永不放弃追寻希望的郊狼。
[魅力点评]
本文大的优点是思想深邃、匠心独运。作者借“狼”眼窥世,赋予狼以灵性,借助这只狼两次被拒绝的情形,表现它在被拒绝中反思生活、思考生命,用生命的睿智在绝境中踏出一条路的无畏精神。可以说,这只狼始而自傲,继而孤独,终而清醒地认识了自我,给人以启示和警醒。文章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作者能够深入发掘“狼”的内心世界,可谓匠心独运。而灵秀蕴藉的语言以及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深厚情感,使文章迸发出撼人的穿透力,显示出作者不俗的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