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
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4.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
5.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C.保证王权平稳过渡D.避免政治上出现*局面
6.两汉时自下而上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是()
A.察举B.皇帝征召C.大臣举荐D.考试
7.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人曾用“事无不总”来形容三省六部中的某一部门的职权,这个部门是
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礼部和工部
8.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C.削弱将帅权力D.削弱地方权力
9.宋元时期的行政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
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D.枢密院和宣政院
10.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11、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得到强化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12.“票拟”是()
A.大臣的奏章B.阁臣帮助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C.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D.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13.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1)秦设御史大夫(2)唐设三省六部(3)北宋设参知政事(4)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4.“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先秦的世袭制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D.隋唐的科举制
15.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强调了对*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6.乾隆皇帝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珅,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犯了20条大罪,其中有“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该材料反映了()
A.和珅生活腐化B.清朝皇权的独尊及君权至上
C.和坤犯上作乱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
17.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这样说是因为
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B.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高
C.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D.军机大臣有决策权高考资源网
1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C.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D.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19.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A.维系帝国的需要B.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C.外来移民的需要D.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
20.古代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政治民主B.商业发达C.小国寡民D.崇尚武力
21.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基础的是()
A.城邦的形成B.梭伦改革C.五百人会议D.十将军委员会
22.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公民积极参政意识的培养,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创立陶片放逐法B.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
C.发放“观剧津贴”,鼓励观赏戏剧D.只承认少数人的公民权
23.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24.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主要表现在()
A.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B.成年男子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C.通过抽签组成五百人会议D.保障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
25.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十将军委员会D.执政官制度
26.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据此判断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
A.城邦制的形成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利克里改革
27.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B.《罗马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
28.如果你作为公元3世纪的罗马的一名法官,审理一位罗马公民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的案子,你将用那一部法律作为你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是()
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C.《万民法》D.公民法
29.从古罗马法谚语:“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强调诉讼是必须环节B.强调判决以证据为准
C.强调遵循法律程序D.强调审判的实用有效性
30.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二、材料题(31题22分,32题18分)
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下省尚书中书省
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3分)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6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分)
32.(18分)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权威的手段。”
材料一: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世界通史》
材料二: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6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了罗马法的什么核心内容?(4分)为什么它会成为核心内容?(6分)
【二】
第Ⅰ卷(选择题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计75分)
1、商朝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不包括
A、商朝是商部族位于中心的内外服联盟B、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外服制度
C、弥漫着神权色彩D、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3、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了*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
4、《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5、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B、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D、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6、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7、“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9、“夏商周汉封建(封邦建国)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在于
A、没有看到秦朝统一的历史功绩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D、没有指出秦的*
10、*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度被后世采用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1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中外朝制度B、刺史制度C、郡县制度D、郡国并行制度
12、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13、“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伍连坐B、郡县制度C、刺史制度D、皇权独尊
14、在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中,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平定七国之乱②颁布"推恩今"③分封同姓王④削夺王国封地
A、③①②④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D、③④①②
15、公元757年,杜甫身陷长安,国事家愁涌上心头,挥笔写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成“国破”的直接原因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混战D、陈桥兵变
1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17、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18、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一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B、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D、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19、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设“三衙”,收精兵B、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C、派文臣做州郡长官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中朝B、宋代设立枢密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
C、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D、元朝废除三省制,只设中书省
21、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
2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C、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3、万历初年,内阁首府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这件事反映的是
A、说明张居正擅权专恣B、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D、内阁设立后,地位提高,权利日益增大
24、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5、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内阁名存实亡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皇帝完全掌握军政大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计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成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请思考:
第一节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的哪种制度?依据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天子先贬其爵”后“削其地”?(3分)
第二节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3分)
第三节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
工 刑 兵 礼 户 吏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3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4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设置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5)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