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属性。
真理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3.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话都能说,各种意见都能发表,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对此,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的网民热议中走失”。
在网络时代,“真理会在不明*的网民热议中走失”吗?
提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不容混淆,因此真理不会因热议而变成谬误。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性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近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当时人们认为经典力学可以诠释所有大自然的现象。但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和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便暴露出来了,它只适用于物体的低速运动状态,在接近光速的运动状态或者强大引力场的系统中,经典力学就会被相对论所取代,在微观世界又会被量子力学所取代。
是什么原因使经典力学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
提示: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又是具体的,任何真理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内涵: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原因: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方*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手机辐射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争论焦点。据报道,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手机对人体健康有害。负责进行复审的科学家研究了数百份手机辐射调查后发现,手机辐射与人体各种病变之间没有确凿关联,不过科学家认为,由于目前对手机辐射的长期影响了解还不多,应该继续对此进行监测。
“手机辐射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尚无定论”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提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解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不准确到比较准确再到准确的漫长过程,形成了多种认识,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观点错误,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答案:B
2.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解析:泰戈尔这句话的意思说明了真理和谬论相比较而存在,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党的xx大提出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事物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③认识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②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不体现。
答案:C
4.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真理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是因为()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解析:莱辛的这句话强调的是追求真理的重要性,之所以要不断追求真理,主要是因为真理具有相对性,即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C项正确;A、B两项观点是错误的;D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C
5.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解析:题干材料简述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意在强调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B项否认了认识的无限性,说法错误;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就是真理,不包含谬误,,D项观点错误。
答案:C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解析:“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强调了谎言传播的危害,但本身是错误的,因为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具有客观性,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判断错误;C项解释错误。
答案:D
2.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的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材料中的研究人员在不同实践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②符合题意;研究人员通过实验*了原来的结论,使认识进一步深化,④符合题意;①与材料不符;认识具有反复性,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③说法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3.针对见物不见人、过程与应有目标之间出现偏离的城镇化模式,面对扩大内需、经济转型的新形势,党和政府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表明真理()
①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②都是由以往的错误直接转化而来的③是在突破历史条件中超越自身的
④都是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都是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①④符合题意;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但不能说真理都是由谬误转化而来的。真理源自于实践,故②不选;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③说法错误。
答案:B
4.“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知不足”,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解析:学问无止境,实际上就是人的认识无止境,其原因在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应选D项;A、C两项与题意无关;B项不确切,就每代人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而言,认识是无限的。
答案:D
5.“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C.自然界的变化杂乱无章
D.认识具有反复性
解析:材料中对于植物、野草、小树的认识不断变化,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故D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B项“包含谬误”;C项“杂乱无章”均说法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吉林省省情的特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两个基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三个优势”(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不断探索适合本省的发展战略,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行区”,进而形成“东西联动,核心驱动”发展新格局。近年来,长东北百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园区以“双合、双创”精神为文化内涵,力求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功能范围辐射整个长吉图地区的技术创新及科技孵化加速园区。“双合”即国内外技术创新合作、国内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双创”即科技创新、智领创业,为吉林经济发展再添风采。借助自然生态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全省GDP三年上两个台阶。
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吉林省探索适合本省的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答案:①真理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吉林省“联动”与“驱动”“双创”与“双合”的发展战略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就,“GDP三年上了两个台阶”。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吉林省的发展战略不仅符合吉林省的省情特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吉林省的发展战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检验。
一、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3.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的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二、真理
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特点。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或者超越历史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论。
3.追求真理的过程。
(1)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②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3)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14年12月28日,xx届全国*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闭幕。随即,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全文于29日在全国*网站正式公布,并再次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为2014年12月30日-2015年1月19日。这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法律颁布于2009年。2013年,修订食品安全法列入立法项目,公开征求意见。2013年3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出了重大调整,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食品安全监管由过去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分段管理,改为统一管理。2014年6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交xx届全国*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第xx届全国*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后,7月2日在中国*网站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2014年7月31日。本次修改,主要集中在“理顺机制,用法律终结‘分段管理’”“启用重典,罚款额度大幅提高”“填补空白,将弥补网购等监管盲区”等多个方面。多名专家表示,本次提请审议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多数修改内容延续了送审稿的思路,比如坚持“重典治乱”,大幅提高企业违法成本,政府失职将被问责等。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
(2)《国家食品安全法》的修改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关系的?
答案:(1)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食品安全法》的再次修改,说明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意识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②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法律针对食品企业生产中的违法经营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食品法修改,体现了重视正确意识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食品安全法》的每次修改都是在实践推动下产生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食品法律法规的局限性不断暴露,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食品安全法》的修改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④认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上升性、反复性。在实践中,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断增多,推动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二】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斗争性绝对的。
(3)二者的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上述说法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难与易是一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方*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具体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原理和方*要求: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联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3)地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4)方*要求: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人养了一只看家的狗和一只拉磨的驴子,这只狗每天卧在家门口晒太阳,主人一回来,它就摇头摆尾上去就用两只前爪扒住主人的肩头,主人高兴的搂住狗,把它举起来抱住。驴子看着这一切,心想自己只知道埋头苦干,活干的多还经常挨打,小狗什么也不干还挺美,看来要想办法与主人联络感情。驴子等主人回家入门时大叫着迎了上去,把蹄子搭在主人肩上,伸出舌头,主人又惊又怒,使劲儿把它推开,驴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又被狠狠地打了几鞭子。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提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研究表明,风险投资的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因此,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佳选择。以上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也就没有发展
C.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D.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找合作人佳选择是“陌生人”,这体现了矛盾的观点。B、C、D三项与材料无关。
2.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D)
①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②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各美其美”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天下大同”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则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所以①②③④全选。
3.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因素,也带来了不利的因素。这说明(C)
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任意的
B.事物自身包含着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C.任何事物自身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由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可以看出任何事物自身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故选C项。A项说法错误;优点和缺点是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体现,不是概括抽象出来的矛盾概念,B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性,不符合题意。
4.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D)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矛盾各有特点,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矛盾普遍性,故也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5.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D)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孝”要因人而异,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体现,不同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孝”——共性,故排除①②。
一、单项选择题
1.“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A)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是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因为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②符合题意;“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是用共性的检验指导解决个性的问题,因为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①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2.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运动不见静止D.只见静止不见运动
解析: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体现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王安石则认为没有鸟更幽,其错误在于只见对立,不见统一,故A项观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和总结,雾与霾都是具体物质形态、不是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定义属于主观范畴,主观决定于客观,故A、C、D三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4.下列选项中蕴涵矛盾的同一性的是(A)
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④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解析:矛盾的同一性又称为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①体现了“阴”与“阳”的统一,③体现了“死”与“生”的统一,故A项符合题意;②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④是指士兵以前进牺牲为荣,以后退存活为耻,这里的“退”与“进”不是一对矛盾,故均与题意不符合。
5.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C)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人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人们对盐碱荒地的改造成功,在于成功地把握了矛盾的特殊性,②说法正确;上述材料中人们通过实践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④符合题意;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客观的,①③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二、非选择题
6.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答案: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以彼此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之中要维护各自的利益。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