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第1~25题选择题:
1. 选择题的难度系统把握在0.7左右,难度把握较好。
2. 考查范围比较广,每处偏题怪题,强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 得分率较低题:2题、13题、14题、15题。反映出学生对部分地理知识分辩不清,对地理原理理解不深,区域知识较缺乏,选择题的答题技巧欠缺。
二、第26题:
考查方向:本组题以北亚地区16℃﹑12℃等温线和剖面图为材料,综合考查考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得分情况:本题得分率较高,一般在4分以上。
错误反馈:
1、 空间定位错误:把PQ之间看成海洋,判断理由写成“板块交界处”,“海岭向上凸出”。
2、 误解图意:把甲、乙两幅地形剖面图当作温度变化图,答非所问。
3、 表达不清:写判断理由时,表述成“向上凸向下凹”、“由低向高凸”、“呈凹型”、“高纬向低纬凸”。对森林植被混淆不清,如“寒带针叶林”。
4、 回答不全:仅写“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或“等温线向南突出”、“气温低”;或仅写“有山脉阻挡,气温下降”、“中间是高山,海拔高,气温低”。
5、 未充分利用图中信息:仅仅是根据经纬度判断出此地山地是乌拉尔山脉,两边都是平原,未写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6、 基础知识不扎实,未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如把亚寒带针叶林写成“落叶阔叶林”、“苔藓”、“草原”等等。判断理由写成“这里有河流(乌拉尔河)、湖泊,气温高(低)”。
三、第27题评析
1、试题特点 命题内容侧重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紧扣“双基”。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情景设置较新颖,突出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以地图为载体,问题设置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生态问题、热点问题,突出显示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特点,命题思想与高考接轨,导向性好。
2、学生答题分析 由于学生的差异,得分情况相差很大。基础好的学校学生平均得分在10分以上,差的只有5分左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地理事物概念不清,导致与地理现象混淆。
(2)知识迁移能力差,审题不仔细。把问题设置成地理事物由于概念不清答案就五花八门,而直接问太行山脉是什么地理界线,得分会高些。
(3)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技能缺乏。例如,煤、炭两字都不会写。
3、几点思考
(1)从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教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中仍需要注重“双基”,更要帮助学生构建和掌握学科思维的基本模式。
(2)参考答案中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强调的是自然原因,而选修二中强调的是人为原因且植被破坏有三方面,还有第(5)小题,工程建设有利条件答案给的太局限。若按答案批的话对学生不大公平。因此该题答案是值得商榷的。
四、第28小题评卷分析
1、绘制拉丁美洲人口折线图(2分):
该题得分率为60%左右。考生失分原因有四:
一是不会看图,无法画图(知识盲点);
二是计算:“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错(粗心);
三是定点(描点)不精确、误差大(没有尺子);
四是画图不规范(折线图含义)。
2、基本不出错,但在“人口增长率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答题中有表述不完整的问题。
3、亚洲和非洲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分析,该题2分。
得分率约为50%,考生失分原因有三:
一是知识点出差错(占失分绝大多数)。答案有:①计生工作。②劳动力与经济发展。③传统思想。④文化素质等……
二是回答不完整。
三是表述出错(少数考生)。
五、29题分析:本题总体得分不高,能得满分的学生很少,大体得分在6—7分之间。
第一题,的错误在于错别字,把“闽”字里面“虫”字写成“文”。还有不少学生写成粤和桂。
第二题,画图,1,方向错误,山脉的长度不足。
2,的错误,山脉与河流的源头相交,不能突出山脉是河流的分水岭。
第三题,1,是错误率,方向不清。
2,区位条件不全,大部分只写自然条件,而没有写全社会经济条件。
第四题,很多学生把城市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因素混为一谈。
六、30、此大题学生得分的差异很大,总分10分,有较多得10分的,也有较多得0分的,可见,学生在计算和分析的能力上层次明显拉开。而且,各题出错各不相同:
(1)第一小题,除计算错误之外,坐标的经纬度表述方法错误也较明显,如W90°。
(2)第二小题,虽然答案有无数个,但错的相对较多,原因可能是没有考虑到全球为同一天即180°经线为0:00时,而且全球应该为360°,而非180°。
(3)第三小题,部分学生出错在没有考虑到“大洋州”,而答“北美洲”。
(4)第四小题,学生的错误出在前后答案矛盾:盐度低,原因却由于受副高控制。
(5)第五小题,学生的得分率很低,主要在于没有从立体几何的角度考虑。由此可见,数学与地理的关联性比较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