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一】
集众多戏曲门类之所长的京剧艺术有着“国剧”的雅号,北京时间11月16日,这一历经两个世纪锻造的国粹艺术又增添了新的头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这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与审美品格的世界认同,更是一份中国京剧人面对世界目光的郑重,意味着世界以人类的名义将京剧这份人类文明的瑰宝托付给了中国。
京剧申遗成功除意味着将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资源支持外,更应借此契机反思一下,近年来盛行的改革和创新很多是与京剧美学特征相抵触的,同时,这些年京剧从话剧舞台移植了太多东西,所带来的水土不服和排异现象,这些甚至使其有了“性命”之忧,以至于迷失了自我,更谈不上传承。
事实上,自打诞生的那一天起,二百多年来,京剧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改革”的诉求;而近百年来,来自外部的各种势力,更在京剧身上留下了不断创新的烙印;尤其是近几十年,求新求变几乎成为京剧的“基本国策”,深刻影响到京剧的现状和未来。是不是真像有些人所说,变则生,不变则死呢?后半句说得也许不错,但前半句却未必,因为,变并不是活的必然保证,只是给活下去增加了一些概率。苹果和梨嫁接,叫苹果梨,既非苹果,也非梨。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到质的临界点,越过这个临界点,此物就变成了彼物。京剧也是如此,有时我们会觉得它已面目全非,就是这个道理。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里有这样的意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标示,是一种原汁原味的东西。文化标示是什么?不是像人的身份证一样,身份证只是对一个人的命名以及对命名的认可,它还应该包括“原汁原味的东西”,即这个人的原貌,如果经过整容甚至器官再造,他也许还用这个名称,却已经不能标示这个“遗产”了。
【热点背景二】
当政府越来越多的资助主要流向新剧目创作时,必定会影响艺术家们传承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热情。
京作为继昆曲和粤剧之后第三个进入世界非遗名录的戏曲剧种,京剧既有昆曲那样经典化的追求,形成了相对凝固的深厚的历史传统,且深受主流文化青睐;同时也像粤剧那样有很强的民间基础,全国各大小城市的公园和空地,常常可以看到戏迷票友们的身影;而在海外的艺术界和学术界,京剧往往就是戏曲乃至中国传统舞台表演艺术的代名词。京剧的传统剧目以及融会在大量的经典剧目里的表演手法,虽然在近半个多世纪流失相当严重,但是相对于其他传统剧种,若干年来,京剧的传承与保护已经取得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卓越成就。
【热点背景三】
文化体制改革中任由市场选择、以票房论英雄的做法是不利于非遗保护的。
虽然京剧被列入的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非“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其实就京剧自身而言,现状不见得就很乐观:我们对传统的家底仍然没有摸清;老艺术家人在艺在,人亡艺失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年轻演员能演擅演的传统剧目数量仍然在逐代减少,教学上的课时量就是明显的例证(据我所知,目前戏曲院校表演专业从中专到研究生毕业的总课时量只和“*”前中专的总课时量相等)。虽然,京剧艺术的现状不至像昆曲一样全国只有“八百壮士”,但与其自身的鼎盛时期相比,无论从业人数、剧团规模,还是剧目数量、演出场次都已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大量精彩的演出剧目和表演技艺因为各种原因,缺乏老艺术家的传授和把关,而至失传或降低质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