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全游泳,预防为主。
3.安全驻心间,健康永相伴。
4.不明水域,请不要下水游泳。
5.不为一丝清凉,丢了一生性命。
6.不要让珍贵的水带走你可贵的生命!
7.不要无父母陪伴下水游泳。
2、查看现场有无绳子和竹竿,利用现场物品开始营救,找到长杆子或者长绳子递到溺水人身边,争取将溺水人员拉上岸。
3、无法拉上岸,让会游泳的人下去救援,不能盲目救援。
4、当溺水者被救上岸,立刻清理口中的淤泥,水草等杂物。
5、将头上向后仰,将气道打开。
6、查看患者有无呼吸和心跳,尽快进行心肺复苏。
7、如果没有心跳,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放在平地上,找准患者两*连线的中点,双手交叉重叠,手臂伸直进行按压,速度100到120次/每分,按压深度5-6厘米。
8、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直到120急救医务人员赶到。
1.将溺水者平躺在安全环境中,并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心跳。
2.若溺水者有呼吸心跳,让溺水者侧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误吸。然后为其保暖,维持体温,等待救护车到来。
3.若溺水者无呼吸心跳,首先打开溺水者气道,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或水草、泥土等。必要时,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方法如下:
一手压住额部,一手托起下颌,使其下颌骨和耳垂连线与水平面垂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气2-5次,每次吹气1s,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注意施救者口唇要包住溺水者口唇,吹气时要捏住溺水者鼻腔,防止漏气);最后进行胸外按压,先解除溺水者衣领或腰带,然后将手掌根部放在两*连线中点,两手十指交叉,重叠,两手臂垂直,用身体向下压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每按压30次,人工吹气2次(婴儿和儿童按压幅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按压与吹气比为15:2),直到溺水者恢复心跳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把溺水者救上岸之后,要先检查溺水者的身体情况,对症实施急救。如果溺水者无呼吸无心跳,要在及时拨打120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做现场急救。
将溺水者倒吊、让溺水者趴腿上、倒背溺水者、按压或冲击溺水者的腹部等方法都是错误的。这些方法不仅不能救助溺水者,还会导致误吸、窒息、耽误抢救时间!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大声呼救。
2.不可盲目下水救人,首先确保自身安全。
3.向落水者抛投游泳圈或者绳索、树枝等。
4.如需要下水救人时,应脱掉鞋、衣裤,无阻力地下水,并从背面侧面接近落水者,以侧、仰泳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处。
1.保持冷静是第一,头部后仰露出口鼻
溺水后保持镇定,切忌胡乱挣扎,胡乱挣扎反而会呛水淹溺。要让自己赶紧镇定下来,身体放松,想办法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如果出现腿部抽筋,采取仰泳姿势,手抓住抽筋的脚趾,用力向脚背方向向上拉,直到缓解。
2.舍弃重物,增加浮力出水面
立刻想一想自己身上有没有比较重的东西,比如鞋子等,赶紧舍掉,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增加浮力,同时,注意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3.注意观察,呼救找准时机
如果旁边没有人,不要盲目呼喊,可保持静静的漂浮,当看到旁边有人时,及时呼救。
4.遇人营救,积极配合
如果有人下水救援,要全力配合,千万不可死死抱住救助者。
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能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或报警。
“四知”则是指家长应知道的四项关键信息,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知去向;
知内容;
知同伴;
知归时。
首先应尽快将溺水者脱离水源。
当救援者意识到有人可能溺水时(身体近乎垂直、不停地手臂向下划动或踢腿、蹬腿,但是却没有往前游),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任何可及的措施(工具)将溺水者从水中移出:
①从岸边或船上递木棍、船桨、救生物品(抛掷绳子或漂浮物品);
②借助工具拖拉溺水者到岸边或船上;
③携带救生物品划小船送达溺水者;
④跳进水中施救(对于施救者非常危险,作为最后的选择)。
在将溺水者救出水中后,应尽早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现场心肺复苏是否成功以及溺水者的意识状态是判断溺水者能否存活的主要因素。一旦溺水儿童从水中被救出,心肺复苏就应立即开始。
第一步:迅速将溺水者置于仰卧位,拍打、呼叫溺水者。
第二步:若无反应,开放气道(压额抬颌法),观察溺水者口鼻中是否有异物。若其口鼻中有异物,快速清理口鼻内的泥沙、杂物或呕吐物,使其呼吸道通畅;进行5次人工呼吸。
第三步:检查颈动脉搏动(示指、中指伸直并拢,置于喉结下,向旁边滑动2~3cm)。
(1)溺水者无脉搏: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通气比:单人施救为30:2,双人施救为15:2,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部位按照年龄如图所示,婴儿采用双手环抱法,8岁以上儿童以及成人采用双手叠加法。
(2)溺水者有脉搏:
开始人工呼吸,通常在几次人工呼吸后自主呼吸可恢复。抢救过程中积极寻求帮助,及时将患儿送至附近医院。
对于低体温溺水者,很多心血管高级生命支持(ACLS)干预无效(如起搏器、阿托品、利多卡因和除颤)。在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需注意利用现场可获得的条件保暖。在水中自救时可采用抱膝的姿势或者与其他人抱在一起的方式减少身体热量的丢失,从而减缓体温下降。
如若不慎从冰面上掉入水中,自救方法如下:
使用双臂紧紧支撑上半身在冰面上。
抬高下肢至冰面水平,然后利用双臂往前的力量拉动身体。
采用滑动和滚动的方式离开冰面(切勿站立)。
溺水者最开始表现为恐慌、屏气、拼命挣扎,最终发生反射性吸气用力,当水进入下呼吸道时,喉头会发生反射性痉挛,也就是关闭了呼吸的通道(“干性溺水”),从而导致低氧血症,进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其中影响的是肺(肺不张、肺水肿)、脑(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心脏(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肾脏(急性肾损伤)。
溺水者并不是吸入或者吞入过量水分而导致的意识改变或者死亡,而是低氧血症,也就是缺氧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所以,对溺水者采取倒立、倒挂、按压腹部(海氏法)等措施“控水”是十分不妥的,这样做反而会延误正确的抢救时机。如何让缺氧的孩子获得足够的氧气才是我们抢救的关键!